
这套专为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时“除法的初步认识——除法”而设计的PPT共31页,像一张层层递进的学习“导航图”。整节课紧扣“平均分”的两种常用策略——“先按份数分”与“先按每份个数分”,借助讲授、演示、小组合作探究等多元教法,引导学生在“动手中悟理、对话中明法”。教师先通过“小猴分桃”的动画情境激活旧知,再抛出“12根香蕉,平均分给4只小猴”与“12根香蕉,每只小猴分3根”这两个貌似相同、实则指向不同分法的任务,让学生用摆小棒、圈一圈、连一连等方式亲历两种平均分过程,并同步记录“分”的轨迹:前者关注“份数”,后者关注“每份量”。当学生发现不论哪种分法,结果都能用“12÷4=3”或“12÷3=4”这样简洁的除法算式表示时,“除法”便自然从“平均分”的生活经验中“生长”出来。随后的“符号家族见面会”环节,教师把“÷”“被除数”“除数”“商”拟人化,让学生用角色扮演的方式练习读、写、说,既突破术语障碍,又增添童趣。练习部分设置“分一分、填一填、讲一讲”三层任务:先动手分学具,再填写算式,最后向同伴讲解意义,层层递进,巩固“平均分—除法算式—生活解释”三者的一一对应关系。课堂小结时,学生用“我会用两种方法平均分”“我会用除法讲平均分的故事”两句话自评,教师再借助思维导图把“平均分”与“除法”无缝焊接,帮助学生搭建“生活—数学—符号”的立体网络。延伸至课后,孩子们还需完成“家庭分筷子”实践作业:把家中同样多的筷子按人数平均分,并拍照记录除法算式,第二天带回课堂分享。整堂课在“情境激活—策略探究—符号抽象—应用回归”的闭环中,让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与数学表达同步拔节,学习自信与兴趣悄然生根。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moban/2025112641309F.html
PPT全称是PowerPoint,麦克素材网为你提供PPT模板免费下载资源。让你3分钟学会幻灯片怎么做的诀窍,打造高质量的专业演示文稿模版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