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内容可修改
材料三 “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wd/20220907110108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