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内容可修改
在北京举办的一次国际图书博览会上,xx出版科学研究所公布的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显示,高达54.4%的年轻人表示没时间阅读,43%的大学生阅读时间低于一小时,多数大学生上网时长远超读书时长。经典名著受人冷落,鲜有人问津。就连具有高文凭的所谓的知识分子,一旦脱离了阅读,写时也会错字别字满天飞,词不达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如何才能培养阅读兴趣?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什么品质的书籍是阅读素养能否提升的关键。现在言情、玄幻小说、各类娱乐杂志盛行,传统的经典文化受到排挤,那些名家大师在新生代写手的冲击下也有些黯淡。当然我并不是与新生代写手为敌,只是从自身而言,我比较抵制言情与玄幻小说,我不觉得那些赚女生眼泪,让男生走火入魔的小说有多大益处,毕竟不是精神食粮,只是调味剂罢了。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自己感兴趣的名著,选择范围也可以广泛一些,比如除文学名著外,还有数学、科技、自然等方面的书籍。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学会做读书笔记,充分利用每周五的阅读课,阅读一些高品质书籍。法国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卢梭说过:“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读书笔记是在阅读过程中反映思考的载体,不要求数量,但必须有质量;可以少写,但不可不写。真正做到深阅读,真正写出自己的理解与感悟,而不是抱着一种消极的态度应付。再一点,遇到好书要反复读,品出其中的味道。反复阅读不是机械地重复,反复阅读应该是一种创造性的“反复”,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增添新信息,把过去读的和今天读的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获得新的认知。一言以蔽之,好书不厌百回读。阅读成长心灵,演讲砥砺青春。3月28日上午,高一“树人”文学社300余名成员齐聚图书信息楼报告厅,举行了第一届“树人”杯大型读书报告会,来自高一年级的18位优秀选手以“阅读成长心灵,演讲砥砺青春”为主题,分享了他们的读书心得,与名家大师进行了一次精神的交流。演讲选手对书籍的酷爱、独特的视角、飞扬的激情,不时引发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让与会的师生共享了一场读书的饕餮盛宴。真正能够做到深阅读,最重要的是具有自己的新理解与想法,融入书的情节,甚至说完全颠覆之前的对一本书的认识。在我们高一“树人”杯大型读书报告会上,我把对《西游记》的新理解分享给了社团成员。所谓“新”,是以唐僧和女儿国国王之间的感情冲突的独特视角研读《西游记》。大家可能认为这是谬论,唐僧怎么会有凡夫俗子的感情?在此,我想表达高品质书籍是具有生命的,是具有灵性的,所以在不同人的培育下会结出不同的果实。这就是经典的魅力所在!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wd/2023050713400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