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ord模板 >教育教学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 (比赛版)

人教版高中语文《荆轲刺秦王》教案 (比赛版)

Word格式/内容可修改

通过“私见樊於期”,“易水送别”,秦廷行刺等情节,塑造了荆轲这位敢于扶危济困、助弱御强、有勇有谋、视死如归的古代侠士形象。荆轲刺秦王并不能真正挽救燕国的危亡。荆轲千百年来,被受压迫的人们敬仰的原因,在于他站在了斗争的最前列,去反对秦国对山东六国的进攻和挽救燕国的危亡,本文揭示了弱小燕国和强大秦国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战国时期秦燕之间的兼并与反兼并的斗争。战国末期燕秦两国的斗争形势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中国之前的六年。当时,秦已于公元前230年灭韩,又在公元前228年破赵,秦统一天下的大局已定。燕国是一个地处北方的小国。当初燕王为了讨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为人质。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公元前228年,秦将王翦破赵以后,引兵向北,直逼燕境。燕太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想要挟秦王归还秦侵占的各国土地;如果要挟不成,便刺死秦王,造成秦国内部的混乱。但事与愿违,荆轲刺秦王失败,秦大举进攻燕,公元前222年灭燕。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wd/20230813103728301.html
  • 软件:Office 2016及以上版本
  • 格式:docx
  • 文件大小:41.36KB
  • 页数:17
  • 编号:20230813103728301
  • 售价:5 金币 / 会员免费
  • 上传时间:2023-08-13
  • 上传者:肖迪Ppter
  • 肖像权:人物画像及字体仅供参考
热门教育教学模板
最新更新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