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内容可修改
第二课时我作如下安排:首先,检查课文的背诵情况。借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其次,让学生按照荀子论说的逻辑关系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明确《劝学》的中心在于“学不可以已。”并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层面展开论述。这里可以设问[提问]课文中心论点用“君子曰”引出有什么好处?中心论点包括哪几方面的意思?让学生感受荀子看门见山的立论,以及中心论点的内在含义。第三,对课文的比喻论证展开分析。这里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荀子设喻的内在含义。我采用点拨式的提问让学生主动按段落分析各个比喻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可以这样设问[提问]“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wd/2023081216232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