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内容可修改
低年级儿童在入学前,通过对各种物体的感知,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比长短”的感性经验。而且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正确地运用“长”和“短”这类词来形容,并且在上一节课“比多少”的教学中,就已经让学生对“比”的方法有一些理解,因此这堂课的教学,在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上,也是孩子们尝试将学习方法用来实践的过程。这也是我的一个教学理念,就是在教学中让孩子不仅学到知识还要学到方法。三、教学目标的确立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结合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课时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学生操作学会 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wd/20230820150212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