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内容可修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知道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杂志的诞生为标志和兴起的原因; 能在5分钟内书面分点列出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 能简单描述李大钊等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2、过程与方法: 通过谈话法实现师生互动;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探究能力; 在阅读和分析史料中学会归纳,培养论从史出的学科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新文化运动是先进的中国人为自强御侮而进行的新探索; 体味新文化运动主要代表人物反封建的大无畏精神和寻求真理的品质; 进一步体会马克思主义和思想解放在近代中国乃至当今的重要作用。要完成这些目标,有赖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新文化运动。确立依据: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地位刚才在教材分析中已有所体现,把教学重心放在这一块,符合课标要求。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这部分内容从旧版教材的一课压缩成一个子目,是对必修一中共建立的思想基础的一个补充介绍,在此简单学习即可。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wd/20230914101640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