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内容可修改
四、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以问题为线索,用思维导图揭示“木”与“树”的关系,理解文章的层次与逻辑。2.结合文章所举诗句的意蕴,把握基本观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3.关注以问题引领的考证,体会文学论文的科学性、创见性和专业性。教学重点是理解文章的层次与逻辑,主要是放在第一课时突破。教学难点是理解“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主要放在第二课时突破。五、说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探究法。六、说教学过程(80分钟)第一课时(40分钟)(一)预习导入(5分钟)检查预习,任务如下:1.解决疑难字音字形字义。2.画出的课文中“疑问句”13处。3.找出文中的所有诗句20句,整理出发展脉络,结合课下注释,不确定的可以借助网络,每个小组画成一张思维导图,标出诗句原文、作者及“木叶”相关的关键词。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地址:
https://www.mikeppt.com/wd/20230805141734640.html